19世纪90年代以后,中国文字改革出现新形势,标点符号改革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。较早提倡新式标点符号者是王炳耀。王氏的《拼音字谱》一书不仅提出以速记符号为拼音字母的拼音改革方案,而且还主张采用新式标点符号。他创造出的标点符号共10种[55]:
, 一读之号 · 一句之号
。 一节之号 ∨ 一段之号
: 句断意连之号 — 接上续下之号
! 慨叹之号 ; 惊异之号
第五节 新词汇的输入
汉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。它在历史上多次吸收外来语言中的词汇,不断得到丰富充实,增强了它的表达力,使它成为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之一。鸦片战争以前,汉语对外来语汇的吸收主要有两次:一是汉代以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,大量佛教词汇融入汉语之中,如“佛”、“魔”、“劫”、“禅”、“阎罗”、“菩萨”、“世界”、“袈裟”、“罗汉”、“庄严”、“法门”、“因缘”、“因果”、“因明”、“彼岸”、“忏悔”等词汇,其影响超出了宗教的范围,有的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。二是在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中,利玛窦、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在译编西书时引进和创造出一批新词汇。一些采取音译的词汇如“斐西加”(今译物理)、“落日加”(今译逻辑)、“斐录所费亚”(今译哲学)等,不易理解,未能沿用下来;而另一些采用意译的词汇则得到保留,被人们所沿用,如“几何”、“对数”、“地球”、“赤道”、“泰西”、“耶稣”、“自鸣钟”、“天主教”、“南极”、“北极”、“远镜”、“比例”、“测量”、“曲线”、“西学”、“螺丝”、“天学”等[57]。这两次对外来语汇的吸收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,然而汉语对外来语汇更多的吸纳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