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73] [1935年增注]有关幼儿性欲的资料是从对于男性的研究中得来的,从中演绎出的这一理论与男性儿童有关。很自然,人们也希望在两性之间能够发现一种完全相似的东西,但后来却证明这一想法不能成立。进一步的调查和思考证明,在男女的性发展之间存在有相当重大的差异。女婴的第一个性爱对象(同男婴一样)是其母。在一个女人能够到达其正常发展的目标之前,她不仅要改变其性爱对象,而且要改变其主要的生殖器区域。从这一事实来看,异议便会产生,并且可能出现一些在男性身上不存在的抑制的可能性。[实际上,弗洛伊德在这本书出版之前便开始怀疑这种两性性欲发展的对称性,最明显的是表现在《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》(1924)这篇文章中。在紧接这篇文章之后的另一篇《两性解剖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后果》的文章中,他开始充分地发展了他的新观点。见标准版,第19卷,这篇文章的编者注。]
[174] [1935年增注]这一潜伏期是一种生理现象。然而,只有在如下类型的文化组织中,它才能导致性生活的完全中断,在这些文化组织中,对幼儿性欲的压抑,构成了这种文化组织作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。在大多数原始人群中,这种现象并不出现。